创业学院

创业指导

当前位置:创业教育>创业指导

“学生公司”成功效应激励更多大学生创业

发布时间:2013-05-24

字体大小:

 在宁波大学创业中心里,有一家宁波江北锐思商务有限公司,已从一个学生公司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商务公司。里面一群年轻的“锐思人”,正在以小企业、大市场为目标,争做长三角地区商务服务业的风向标。
  奖学金和课题费凑成启动资金
  2006年3月,一群热血青年在组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中相识相知,萌发了共同创业的想法。他们与一位韩国教授协商在宁波大学建立首个在校生引进外资的合作项目,但由于意见不一、资金及场地等问题,项目宣告破产。
  同年9月,这个由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的团队,认真总结失败教训,经多方努力,终于在当年11月底,由他们所获得的奖学金、课题科研经费凑成启动资金,利用宁波大学创业基地为其提供的工作场地,注册成立宁波江北锐思商务有限公司。
  公司法人代表王珺石、总经理章凯栋、市场负责人许长进,都是在校生。2007年6月临近毕业时,他们也曾彷徨过:创业是艰辛的,是出去就业,还是继续把公司办下去?最终他们决定留在公司。
  创业的过程比就业更艰辛
  谈到为何会走上创业之路,任锐思行政总监的陈赟说,读研之前,他曾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深知打工的艰辛。看到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大学生创业,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创业,不仅为学生提供创业场所,还有创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辅导,这些都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
  现任锐思常务副总经理的许长进说,公司刚成立时,他们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资金少、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作为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人际关系不够广泛活络,公司获得项目的空间也较小。面对这些难题,他们调整好心态,从做培训、发传单等小事情做起,避免好高骛远。
  回忆起自己刚开始到街上发传单时的情形,陈赟说:“从大学里的‘天之骄子’,到抛头露面的创业者,这种心理落差确实需要一个调整期。在学习上也许你很优秀,但创业却要从零开始。”
  有一件事令锐思市场总监朱友君十分难忘:团队成员郑庆贵家住丽水山区,2008年春节期间,因雪灾家里停电,在手机没电之前,宁波市有家企业联系他要跟锐思合作一项业务。当时大雪封山,手机又眼看着没电了,为了不失去这份业务,等雪小点后,郑庆贵从家里赶到镇上给手机充电,并马上给朱友君打电话告知此事,接到他的电话,朱友君的眼里涌出了感动的泪水。
  “创业的过程比就业更艰辛,但创业同时也是充满激情和快乐的。我们放弃安稳而选择挑战,团结一心笑对困难,因为我们有用激情编织的创业梦想!”朱友君说。
  成功效应激励在校生想创业
  两年间,“锐思人”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两次获评宁大华夏创业基金奖励二等奖,获得第六届中国(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新苗奖,并凭借他们的“上喷式节能水龙头工艺开发”项目,摘取了“创业浙江”——首届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竞赛初创型金奖,这一初创型项目金奖是宁波地区唯一的。
  国内经济学家曾经这样预言,国内的民营企业寿命在3至5年,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寿命只在1至1年半。两年来,以企业中高层培训、项目可行性分析和校园传媒为主攻方向的锐思,公司的经营模式已日渐成熟。朱友君说:“锐思已经两周岁了,我们相信团队的力量,相信锐思还会迎来它的3周岁、10周岁!”
  锐思团队成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占18%,5位核心领导中4位是硕士生。朱友君说,他们团队成员都很勤奋,很卖力。特别是临近寒假时,尽管天很冷,在别的同学窝在温暖的被窝里起不了床时,他们却能起大早去工作,因为他们有跟别人不一样的信念和理想!
  正是这种精神感召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盟公司,积累创业经验。锐思积极吸纳毕业生,培训在校生。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并要求员工深入业务市场,明确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中文06级的在校本科生彭珊,在学校众多学生公司中选择了锐思,现在她已是公司的总经理见习秘书。她说:“在锐思实习半年多来,公司的经营模式以及在项目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体验,都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创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像彭珊一样,锐思现有的员工中,打算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已占多数。